[摘要]目的:探討3D數字化內窺鏡胸大肌下隆乳術的優勢、手術技巧及其臨床實用性。方法:我中心技術團隊在渝運用3D內窺鏡系統實施第一例胸大肌下隆乳術。結果:48h內雙側胸大肌下引流量小于30ml。術后6個月隨訪患者乳房形態圓潤飽滿,活動度好,無血腫、感染、包膜攣縮等并發癥的發生。結論:3D數字化內窺鏡隆乳術在臨床上應該會有一定的實用性,有助于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
[關鍵詞]3D;數字化;內窺鏡;隆乳術;微創
3D digital endoscopic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
LI Jing,Liu Lei, Liu Ji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ossibilities and advantages of 3D digitizing pectoralis major endoscopic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 Methods at the world's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3D digitizing pectoralis major endoscopic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 observe and investigate patient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Within 48h bilateral drainage is less than 30ml. After three months of follow-up showed the patient breast shape rounded and full,good activity occurs without hematoma,infection,capsular contractur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3D digitizing assisted endoscopic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 is clinically feasible, to help get a good outcome.
Key words: 3D; Endoscopy; Breast; augmentation
傳統術式的隆胸因其在盲視下進行,不能精確完美的剝離腔隙,相對而言術中出血較多,術后并發癥也相對較多,為了獲得更好的手術效果,減輕患者術后的痛苦和并發癥的發生,2014年7月29日,在奧林巴斯3D數字化內窺鏡系統輔助下,筆者在渝開展了首例3D數字化內窺鏡胸大肌下隆乳術,積累了一些臨床體會,現報道如下。
求美者1例,無系統性疾病,年齡28歲,為哺乳后雙側乳腺萎縮,采用雙側腋窩入路,假體容量為240ml,為美國娜琦麗水滴假體。
2.1 術前準備
術前充分了解求美者的需求后,對其進行設計,標記假體腔隙剝離范圍。切口設計線一般位于腋窩的頂部,長約4~5cm。采取氣管插管全麻,手術切口、置入入路及乳房下皺襞均輔以0.5%利多卡因(1:200 000腎上腺素)行局部浸潤麻醉。
2.2 手術步驟
切開術前設計的切口皮膚及皮下組織,到達胸大肌外側,先用手指在胸大肌下潛行剝離,手指達不到的地方用乳房剝離器協助鈍性剝離,于胸大肌下剝離出部分置入腔隙,置入拉鉤與攝像頭相連的3D數字化內窺鏡,戴上3D眼鏡,邊觀看顯像屏,邊用電鉤凝切腔隙至術前畫線的部分。檢查整個術區有無活動出血,電凝止血,若分離區域沒有到理想的位置,則可在乳房下皺襞及內側標記線處刺入注射針頭,在該針頭導引下觀察直至分離腔隙為術前劃線的范圍,內鏡中見有針頭即表示分離已到位,術中注意保護血管及肋間神經[1]。隆乳剝離腔隙在假體置入前,用含有地塞米松和抗生素的生理鹽水沖洗,既可以清洗出殘余的血液,也可減輕機體的排異反應[2]。確認無出血點后,自腋窩切口置入乳房假體。觀察雙側乳房的形態是否對稱,并及時調整處理,雙側放置胸大肌下負壓引流管,逐層縫合創口,術區敷料加壓彈力繃帶包扎固定。
2.3 術后護理
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3d,引流管留置48h,每側引流量約為13ml。術后5d去除包扎,7d間斷拆線,術后囑患者需按摩。
患者順利恢復,48h內雙側引流量約26ml。術后6個月的隨訪和復查表明患者乳房形態圓潤飽滿,活動度好,手感柔軟逼真,無血腫、感染、包膜攣縮等并發癥的發生。
3D數字化內窺鏡隆乳術,是結合目前最先進的3D數字化內窺鏡技術而研發的一項整形美容新技術,它將數字技術、遙感技術、內窺鏡技術、顯像技術應用到隆胸技術中,術中利用3D成像儀數字成像,將腔隙內的情況反映在屏幕上,術者戴3D眼鏡,通過顯示器可以清楚地看到解剖結構,進而清晰準確地剝離。在立體角度下,就好比自己的眼睛鉆入了受術者的體內,其所有的組織、血管、肌肉之間的立體關系都顯示得清清楚楚,手術器械可以輕而易舉地準確定位和精準操作。高清電子攝像頭拍攝的圖像還能放大,使醫生的視野更加廣闊、感觀也更為立體,不但減少了手術的創傷性,亦增加了手術的精確性及安全性,避免傳統技術在分離組織時損傷神經、血管,而且傳統隆乳術在盲視下剝離極有可能腔隙剝離不到位或有少量條索組織牽絆,一旦下極剝離不充分還會造成乳房“雙峰”畸形[3]。
內窺鏡技術雖然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各領域疾病的治療。整形美容專業領域要求對手術的微創性和精準度高,這樣就使使用3D數字化內窺鏡進行除皺隆胸等手術成為整形美容領域的趨勢[4]。但3D數字化內窺鏡下手術操作與普通手術有很大的不同,除需要專門的手術設備以外,還需要術者經過較長時間的專業培訓和較多病例的操作實踐,才能夠提高手術速度和準確度。自從上世紀90年代早期開始,Ho、Price及Chajchir等分別報道了經腋部切口,以關節鏡及腹腔鏡行胸大肌下置入腔隙的分離、切割和止血, 置入充注式乳房假體的隆乳術后,如何提升整形美容手術的微創性及精準度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隨著內窺鏡腋下隆乳技術的使用,結合精細的外科操作技術,許多問題可以得到解決而使這種方法被廣泛接受。它可以通過設備的引導,放大術野,提高清晰度,增加分辨率,定位準確,止血徹底,減少了盲視手術的眾多并發癥[5]。同時提高手術的安全性,縮短了患者術后恢復的時間,減輕術后的疼痛,在手術的效果上,也能夠達到患者的滿意[6]。筆者在這例3D數字化內窺鏡隆乳術中發現由于運用了3D內窺鏡手術,使得主刀醫師在3D視野下清晰觀察到的組織結構,提供更立體、詳盡的解剖,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度和效率,手術過程出血減少,從而減輕了該患者術后的疼痛,術后乳房的動感和手感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接近正常乳房。
行3D數字化內窺鏡胸大肌下隆乳術假體會被肌肉覆蓋,這樣使假體的外形不易看出,而且由于肌肉的承托作用為假體提供了牢固的組織支持系統,從而有利于防止假體下垂移位[7]。在行腋窩入路時有時可能不慎傷到腋部神經,而關于如何減少腋部感覺神經損傷,Tebbetts 建議經腋窩隆乳術分離切口時,分離層次不宜過深,保護腋部的脂肪,分離層次與皮膚平行,這樣會減少損傷神經的幾率,對于保護腋部神經具有明顯的效果。3D內窺鏡隆乳術時雖然能提供了更立體的解剖結構,但無法完全避免神經損傷,行3D內窺鏡隆乳術后也有可能病人乳頭可能會有麻痹感覺,但一般經過數月后便會恢復正常[8]。盡管3D數字化內窺鏡隆乳術有其優勢的地方,但也有其弊端,例如手術費用高、機器設備多、術前準備時間長,培訓周期長等。
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南寧成立了首家國家級內鏡與微創整形外科培訓基地,筆者擔任第一任主任,雖然3D數字化內窺鏡隆胸技術仍然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是技術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現在手術時間可以在1h內完成,隨著手術時間的縮短,推廣更加方便,無疑它將引領未來隆胸的潮流,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不完善的地方必將逐漸完善。
綜上所述,3D數字化內窺鏡隆乳技術具有較大的優勢及其臨床可能性。它的問世是醫學與現代尖端科技結合的一大創舉,證明了我國豐胸技術完全與高科技接軌達已經到了國際先進水平。3D內窺鏡隆乳技術或將成為中國整形外科發展的一次革新。在未來數年內,中國內窺鏡整形手術必將進入3D時代。
蘇州福尼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座落于風景秀麗的蘇州科技城江蘇醫療器械產業園。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是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聯合了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共建的國家級專業醫療器械產業園,作為中科院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化基地,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專業醫療器械產業轉型示范區、創新研發集聚區、成果轉化推進區。是以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和先進醫療設備產業化為核心,匯集從事生物醫學工程和生物醫藥研發的企業和工程技術中心,引進國家級權威檢測和評估機構,建設高端醫療技術服務平臺,培養高級研究開發人才,聚集高科技醫療器械企業,產生集群效應,打造長三角首屈一指的國家級醫療器械產業基地。
微信公眾號
400-8557-889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科靈路8號
版權所有 ©蘇州福尼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號